只接受发布货源信息,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1064879863
16货源网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商城网站建设 >  跨境电商它还能持续多久?


跨境电商它还能持续多久?

发布时间:2019-08-05 19:59:10  来源:网友自行发布(如侵权请联系本站立刻删除)  浏览:   【】【】【
这样理解,全球贸易一直存在,只不过现在通过平台电子化的方式连接。
跨境电商它还能持续多久?

这样理解,全球贸易一直存在,只不过现在通过平台电子化的方式连接。

泻药

这句话就好像说,菜市场什么时候倒闭?

从古到今交易就没有停止过,你应该学的是贸易的底层逻辑,跨境电商是一个新的交易方式,越发展越好,只要你走在前面,之后有新的你也是能够第一时间知道,就不会落伍,就一直能赚钱,

现在跨境电商还在处于上升期,前途一片大好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日益突出,易境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跨境电商未来的发展方向必然是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全球贸易便利化,有利于提升国内居民福祉,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从出口看,跨境电商出口商家在从广东等地区想中西部拓展,正在由3C等低毛利率标准品向着服装、户外、健康、家具、汽配等新品类扩展,这将为我国的出口电商发展提供新的空间。

随着国际人均购买能力的不断增强、网络普及率的提升,物流水平的进步和网络支付方式的改善,未来几年我过跨境电商仍将继续保持高速的增长。用创新与品牌实现行业的长远发展与持续增长!

近一年来跨境电商大热,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行业对其市场前景的乐观估计,一方面是政策的强力驱动。有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跨境电商规模将达8万亿,复合增速26%。同时,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从“国六条”到“国八条”,政府至少已经出台了16项涉及跨境电商的扶持政策。

跨境电商分为两类,在国内卖国外的商品是进口电商,把国内商品卖到国外的是谓出口电商。我国跨境电商贸易以出口为主,2014年占比86.7%,但随着国内市场对海外商品需求的增长,跨境电商进口占比将不断提升,到2017年有望达到16.2%。

国内进口跨境电商现状:“有奶便是娘,有货就是爷”

最新的数据显示,通过电商开展跨境业务的国内企业已经超过了20万家,大大小小的跨境电商平台超过5000家,其中进口电商平台600多家,无论是B2C模式、M2C模式、C2C模式还是特卖会模式或社交导购转电商他们统统面临一个相同的问题:货从何来?

电商的本质是让消费者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商品,同时,让购物流程更简单。对进口电商来说,能够让国内消费者轻松愉快地购买到安全、优质、便宜的海外商品的基础是平台有好货,这是进口电商能否安身立命,并脱颖而出的关键。

以往印象中品牌商在大卖场和电商平台前面总是弱势,要被压价,但进口电商有其的特殊性,海外品牌商在和电商平台的交锋中占据主导地位,而电商平台处于弱势。

海淘一夜爆红之后,市场需求猛增,消费者“有奶便是娘”的本质没变,谁家货好、谁家便宜流量就往哪跑,于是出现“好货不愁卖”的情况,各家进口电商平台拼命抢夺好的货源渠道,他们饥渴地需要尖货和爆款,他们想要绕过贸易商直接和品牌商建立联系。于是,占据货源渠道优势的海外品牌、国外贸易商,甚至是国内海外品牌代理商的日子过得很滋润,简而言之,国内的进口电商现在正处于“有货就是爷”的阶段。

进口电商平台:现在你是小甜甜,说不定明天你就是牛夫人

消费者“有奶便是娘”这种情况可能永远无法改变,但“有货就是爷”这样的情况能持续多久呢?答案是,不会太久。对货源渠道方来说,电商平台现在叫你小甜甜,说不定明天就会喊你牛夫人。

目前,自发成长的平台类、垂直类进口电商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品类及供应链建设都有待完善,所以此时平台方还有求于货源渠道方,但随着进口领域平台类和自营类电商快速发展,当用户和流量逐渐被平台方牢牢掌控,渠道和供应链布局完成,包括海外品牌、国外贸易商、国内海外品牌代理商在内的货源渠道方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特别是对进口贸易商来说,随着电商平台持续追逐海外品牌商,货源渠道上移,他们极有可能遭遇灭顶之灾。

转型跨境进口电商,时不待我

无论平台方也好,货源渠道方也罢,无论以哪种方式,哪种模式进入跨境电商领域,一定要快,先入场,风口之下,率先起身的人拥有更多的机会。另外,进口跨境电商要瞅准移动端方向。伴随智能手机普及、网络环境改善,用户移动购物习惯逐渐固话,移动端一定将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跨境电商这个项目是从今年年初开始火起来的,未来几年时间是不可能消沉下去的,为什么?因为亚马逊立足的是全球市场,目前才刚开通了5个站点,第六个正在开通中,每开通一个站点就需要大量卖家入驻,现在他们平台活跃用户4亿,卖家只有300万左右

关键人家平台对卖家都比较公平,在他们平台没有新老店铺之分。

不能说持续多久,最起码在近几年是不会没落的,因为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制造业成本是比较低的,但是国外制造业成本是中等偏高的,在一个就是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从政策来看,对跨境电商是比较支持的,在新的地区会增加试验区,并且在新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目录中》增加了包括跨境电商等46个行业,意味着跨境电商不过这个专业以后是可以单独招生的。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一个更加规范的跨境电商大市场的到来。新手的话,还是推荐亚马逊的平台,因为知名度高,和国内电商平台的一些不同比较有利。如果有心去的话可以私我。

发现现在很多90后搞创业的,个个热情高涨,十分看好跨境电商。但很多跨境电商圈内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司机却天天唱衰?最近听有些80后跨境电商卖家说从存款20万玩了两年,现在欠着外债30万!现在大火的跨境电商到底还能玩吗?

首先,大环境下,时机是很重要,但不代表现在就一定是个最佳或糟糕的时机了。之所以有的人总赚钱,而有的人老赔钱,更多的原因一定是在于他们是否在恰当的时间采取了恰当的行动。

整理以下几点外贸心得分享给大家:

1、小团队“三三制”作战,切忌盲目扩大

创业团队要善于利用小团队的灵活性,提高团队协作效率,利用起源于解放军管理模式的“三三制”,给团队制定共同的目标,划分任务协作,不需要各自直接汇报上级,以提高组织效率。

初期创业期间,切忌盲目扩大太多员工,特别大量培养新人。首先第一点,培养一个新人的成本至少是养一个老员工成本的三倍;其次,新人单兵的贡献度在半年内远远不及老员工;而新员工的流失率和不稳定性差。与其将资金投入到培养新人中,倒是不如提高老员工的福利待遇,刺激老员工的单兵作战产出提升。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个科学的电商运营成本系数算法,大家可以自己算算自己的运营成本系数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再做出适当调整策略。

注:【(人工成本+行政成本)/营业额=电商运营成本系数;普通跨境电商卖家的运营成本系数>10% ;优质电商卖家的运营成本为4%-7%】

2、切忌盲目开发,批量采购,大量压货

不少卖家忙活一年根本没赚到钱,甚至是投资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成本都没收回来。我们的钱到底去哪里了?

问题的源头在于产品开发,由于刚接触跨境电商,不少卖家对海外用户的消费习惯没有足够的经验,导致开发出来的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造成一直都是在盲目开发产品,浪费人力和成本。

其次,采购方面往往是凭着感觉批量采购,没有科学的数据做支撑,导致压货严重,缺货的产品出库慢,客户体验差。

3、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采购算法:

推荐采购量= 日销量*采购天数+订单量-库存-采购在途

这套科学算法可以将库存周转提高3-6倍,并预估一周到15天的销售量,帮助我们有效的提高现金流,所以库存控制得是否合理对企业的正向现金流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

跨境电商行业白手起家创业的时机还不算晚,能否赚取属于自己的一桶金,还需要站在行业全局的高度去规避好团队和SHU两座大山,方能在创业征途上游刃有余地去面对其他风险。

跨境电商正处于高速增长期。根据《中国跨境进口零售电商市场季度监测分析2018年第四季度》报告,去年四季度,中国跨境进口零售电商市场规模达1145.6亿元,环比增长达36.0%,较上年同期高出140.4亿元。报告中,去年10月底拉开帷幕的跨境电商促销大战被认为是刺激四季度业绩的重要原因之一。“双11”、双12、“黑色星期五”和“红色星期五”等各类电商大促购物节极大地促进了四季度的跨境电商业务。

感言:现在正是避免全球化对传统商务造成的问题在电子商务领域重现的良好时机。要尽量避免电子商务领先者欢呼庆祝而落后者被漠视的局面出现,想了解更多电商知识,欢迎留言。

有生之年反正不会玩完,所以可以尽情造了。 过了有生之年能持续多久,那也用不着担心了,不是吗?

红利期已过,现在是拼资本的时代,钱少的最好别进来,不然很可能被玩儿死

一般人都不适合的。我们在里面多年,里面水很深。一般人不要碰。

那得看是出口还是进口,出口可以一直做一直爽,进口得看脸色,苟延一阵诈尸一阵

下文转自新华社:

(侵删)

全球市值最高的电商公司却在全球最大的电商市场遭遇滑铁卢,听起来匪夷所思,但随着亚马逊正式宣布不再为亚马逊中国网站上的第三方卖家提供卖家服务,这家全球最大的电商公司最终放弃了中国电商市场。堪称电商行业代表的亚马逊,为何“玩不转”中国电商市场?到底什么原因使亚马逊黯然离开?中国电商能在此事件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亚马逊中国日前正式发表声明,为寻求战略转型,将于今年7月18日起停止为亚马逊中国网站上的第三方卖家提供卖家服务。

截至4月21日收盘,亚马逊市值9160亿美元,约相当于两个阿里巴巴。但正是这家全球市值最高的电商公司,却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最成熟的电商市场上折戟沉沙。尽管亚马逊2018年的年报显示,2018年亚马逊全年电商业务创收2079亿美元,同比增加近三成,但在中国,其市场份额却从2008年的15.4%一路下跌至如今的0.6%。

亚马逊为何没有“啃”下中国市场?换句话说,中国消费者到底需要怎样的电商平台?

亚马逊真退出了吗

亚马逊在中国电商市场上的颓势早已显露端倪。去年8月30日,亚马逊宣布不再为国内第三方卖家提供亚马逊自有物流服务;2018年底,亚马逊在中国大陆的13个营运中心只剩下位于北京、昆山和广州3个;2019年初,广州运营中心也宣布停止运行。

事实上,亚马逊也早已默认了在中国市场的颓势。2014年,亚马逊在天猫开设了“kindle官方旗舰店”,售卖自己的阅读器终端,此后还在天猫开设过“amazon官方旗舰店”和“亚马逊图书官方旗舰店”。一家电商平台居然要借助自己的竞争对手拓展流量,亚马逊的尴尬不言而喻。

亚马逊真的放弃中国市场了吗?对于实物电商而言,答案是肯定的。但亚马逊中国也在公告中表示,未来将只保留云计算、Kindle和跨境贸易业务。也就是说,亚马逊还要在其他领域继续耕耘中国市场。

数字阅读终端Kindle是亚马逊迄今为止在中国最成功的业务,相较于2013年,2018年Kindle中国用户总数增长91倍、月活跃用户数增长了69倍、付费用户数增长了12倍;云计算则是亚马逊自身最看好的业务,其21.8亿美元的营业利润占到了亚马逊总营业利润的57.5%;

跨境贸易业务也是亚马逊的优势,市场研究机构电子商务研究中心B2B与跨境电商部主任张周平表示,“亚马逊全球开店”在出口跨境电商平台中处于第一阵营,业绩大幅领先处于第二阵营的eBay、全球速卖通、Wish等平台。

由此可见,真正让亚马逊“水土不服”的,其实只是中国的电商市场。

创新乏力“水土不服”

从2004年以7500万美元收购卓越网正式进军中国市场,亚马逊在15年间里究竟错过了什么?或者说,中国电商平台们究竟做对了什么?

曾经,亚马逊中国的风头一时无两,2004年其年销售额已逼近70亿美元,淘宝当时仅有C2C业务,要拿4年后才发布自己的B2C业务淘宝商城,京东则要在3年后才能拿到第一笔千万美元融资,从2004年到2008年,甚至几乎所有电商平台自建物流的负责人都出身于亚马逊。

然而,亚马逊中国的发展速度却慢了下来。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坦言,亚马逊缺乏适应中国市场的创新,跟不上中国电商的创新步伐,只是把美国的商业模式原封不动地搬了过来。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也表示,亚马逊中国所执行的策略致使其错过了很多“风口”机会。

创新乏力来自于亚马逊对中国市场判断的迟钝。亚马逊在全球市场上的策略是,不做广告,不打价格战,亚马逊希望通过塑造品牌价值和品牌形象吸引更多忠实用户。然而,对于北美消费者来说,电商更像是对传统零售业的一种“替代”,但对于传统零售业并不发达的中国,消费者接受电商却需要更大的“推力”。

另一方面,亚马逊也忽视了“世界工厂”在制造上的优势,始终坚持自营,错过了平台化的潮流,天猫2011年销售额已达到955亿元,但直到2012年,亚马逊才上线“我要开店”平台。

创新乏力也表现在满足用户体验差。方正证券商贸零售首席分析师倪华坦言,亚马逊商品详情页,信息详细程度参差不齐,没有“买家秀”。在售后方面,始终无法直接在线上联系客服。在退货方面,亚马逊的操作十分复杂。在物流方面,亚马逊的配送时间长达48小时……

说到底,亚马逊之败,败在其不接地气。曾在亚马逊开店经营童车的电商卖家毛磊告诉经济日报记者,拿价格来说,亚马逊为了保持低价,会在全网监测各大电商平台同款商品的价格,如果发现亚马逊卖家价格更高,就直接要求卖家降价。

但国内销售是非常复杂的,同一品牌有来自厂家、分销商等诸多线上销售渠道,不可能快速降价,我们作为供应商即使反映多次也无效果。相比之下,国内电商平台显然就能根据实际情况,给出更加灵活的操作。

说到底,国内电商市场的竞争已经够激烈。市场给出的反馈才是真真切切的详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跨境电商已然成为时代的主题。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全球购”,享受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产品。随着我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相关部门陆续出台实质性的利好政策,再加上《电商法》的保驾护航,跨境电商有望进入健康、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我国跨境电商现状


跨境电子商务进入迅猛发展阶段。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全球性物流网络的构建,跨境电商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态势,交易规模日益扩大,目前跨境电商已经站到了资本市场的风口上。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条件的恶化,以及欧洲、日本的需求持续疲弱,我国出口贸易增速出现了下台阶式的减缓,一大批传统企业将目光瞄准在电子商务的新契机,转而投身跨境电子商务领域。


根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年(上)中国跨境电商市场数据监测报告》,2018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4.5万亿元,同比增长25%。出口跨境交易规模为3.47万亿元,同比增长26%。进口电商交易规模达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9.4%。进出口结构上出口占比达到77.1%,进口比例22.9%。


图片源自网络从结构上看,跨境出口电商的比例将长期高于跨境进口电商的比例,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将始终以出口为主,进口为辅。我国作为世界的工厂,具有全球最完备的工业体系,短期内中国制造的地位难以撼动,中国跨境电商主营的“中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仍具有相对优势,也得到海外消费者的认可。同时,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的崛起,我国跨境电商将服务整个“地球村”,以崭新姿态容纳全球70亿消费者。


我国企业通过跨境电商进入海外市场的成本降低,而曝光率和搜索率却会提高,对于新加入跨进电商的中国企业十分有利。在优质化、个性化、多样化、注重品牌的“新消费”观念及消费升级潮流的冲击下,并随着供应链的逐渐完善和物流水平的有效提升,未来市场将得到进一步扩大,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时期。


国家实施政策支持


?国家支持小型微型企业从事跨境电子商务。2019年1月1日起,有中美双方将不再征收更过关税,也有《电子商务法》的正式实施。此次新政出台,包含了诸多利好,其中就包括新增22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简称“跨境电商综试区”)。新政对跨境电商行业做出了肯定和支持,但也要求跨境电商企业、跨境电商平台、境内服务商、消费者等各方在享受利好和优惠的同时,要更加关注自身的合规性,充分了解自身在业务中需要遵守的事项,重视自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合规性建设。


新政的实施,意味着目前监管方式已经成为一个长期的安排,这有利于形成持续、稳定的政策环境,有利于跨境电商企业做更长期的商业谋划。总之,新政的实施,对促进和规范跨境电商行业健康、持续、稳步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到今天,可以明确的看到,前景是越来越大了。

看看经济新闻就知道了,目前是蓝海市场

我从事跨境电商八年,有网络就会有电商的存在。

门槛低不代表都可以做好。

感觉现在还是一个风口起,沿海城市了解的可能比较多,但是内陆真的不多,所以我想把跨境电商当成自己的突破口创业呐,有兴趣的可以一起交流,现在真的是一头雾水

经历了前几年的高歌猛进,各类传统零售商、海内外电商巨头、供应链分销商纷纷完成入局,并加速跑马圈地。

而面对今年的政策波动,中国跨境电商精品佛一夜间从狂喜的高台跌落到泥泞的洼地!以4月8日跨境电商税改新政正式实施为标志,跨境电商开始进入过山车式极速爬坡又猛然坠下的跌宕期。

如今政策红利的结束,残酷竞争和不确定的外部环境接踵而至,跨境电商还能否“拨开云雾再见天”?

新政限制的第一对象以B2C、B2B等综合型平台为首当其冲对象,在这种模式看下似高手林立,百花齐放,但每个平台都不轻松。

这些综合性平台看似都在自有核心优势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特模式,但都有自己的软肋。比如亚马逊虽然有全球优质国际物流供应体系和丰富的SKU,但跨境电商最终还是要比拼境内转化销售能力和对本土用户消费需求的把握,亚马逊在这方面却还是个生手。

第一阵营几大巨头各自遇到了“麻烦”,第二三阵营的陪跑者更难提轻松。

尽管某些自营业务顺风顺水,但供应链过重,反应慢,自营过于依赖于现金,导致SKU要多,资金压力大,业务过于依赖国内保税仓储,一旦爆仓会导致所有业务停滞等问题同样不可小觑。

总之综合性平台只合适于那些拥有强大资金和流量的巨无霸,但目前看巨无霸也很吃力。除了需要解决流量,资金,供应链等问题,还需要处理国际物流业务和原有业务的冲突,看来一切任重道远。

然而他们也不得不面临残酷的现实:他们仍然没有摆脱传统地靠广告和返利的盈利模式,服务体验的掌控度也差,个人代购如今还存在法律政策风险,税改新政的实施也是严重的打击,买手制平台的转化也低,普遍目前只有2%不到,而且流量和销售也是 “二八原则”,集中在那些优质的KOL那里, 大多数人需要回答如何获得流量,提高转化,如何积累成为意见领袖等问题。百运网获悉,即便是行业老大哥也还需要解决商品真假难辨以及获取消费者信任等问题。所以看起来很美好的移动电商,也才开始起步。

垂直电商大概是跨境电商最有故事也是最热闹的。

总之跨境电商的垂直模式,一边在上演高潮迭出的各类故事,一边在质疑、谩骂、指责中挣扎前进。

和海外买手制注重达人信息分享类似的还有社区电商模式。他们通过内容分享/社区资讯引导消费,完成自然转化,他们的优势在于天然海外品牌培育基地,用户粘性高,消费能力强,人群精准,平台也有调性有文化。因为社交就是圈子,这种模式是建立在圈到某个特定团体用户的基础上。但社区电商与生俱来具有“二律背反”效应,即用户活跃度高,电商就会弱化,电商属性强点,活跃度就会下降。而且,他们这种模式产品竞争壁垒较弱,一旦有平台内容做得更好,形式更加立体新颖,用户就可能“集体出逃”。

此外还有一些B2C海淘平台。为代表的返利导购、代运营模式。他们希望通过信息导购产生交易行为,然而现实中过时的返利模式以及可怜的转化率实在难以让人相信这是笔大生意。

更为尴尬的是:绝大部分跨境电商平台造的都是“海市蜃楼”,终有一天会灰飞烟灭。因为他们的盈利空间来源于产品在国内外进销的差价以及海外品牌自身在中国销售渠道的缺失。这实际抢夺的是原本属于海外经销商和国内代理商的利润。一旦品牌商自建渠道,而平台又没建立起新的核心能力,就只能沦为品牌商众多销售管道之一,或被品牌商抛弃。如今的世界又平又挤,跨境电商平台利用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盈利只会是昙花一现的“春梦”。

命运多舛,却仍顶着这些“达摩克利斯之剑”

尽管进口跨境电商已经“流年不利”,但在跨境电商好运来临之前,还有一些无法回避的“痛”。

跨境电商非常有钱途,之前走铺货路线,现在开始走精品路线。产品原来越合格,精细化管理,职业。极智佳Tony个人观点

首先说结论,跨境电商是商业活动的一部分,个人认为会一直延续并不会消失,就像实体业一样,可能被压缩或转变,并不会消失,消失的只会是卖家。

2014年毕业,室友去深圳从事亚马逊,本人于2015年接触ebay,wish。15年室友从深圳来上海和其当初同事创业,目前已资产过亿,本人则是继续搬砖。亲眼目睹跨境行业从15到现在的发展,16年amazon超过ebay,再次之前ebay,wish还没有那么多中国卖家,wish更是有平台利好于卖家,所以那会只需要做铺货就可以了。

17年之后随着大量中国卖家的涌入以及国人舍本逐利的恶性竞争,导致整个行业越来越糟,资本的不断涌入也让市场更趋向于早期入场的大卖和后期入场的大资本家,小卖的空间几乎难以生存。随着amazon的市场的扩张,ebay,wish等平台流量被瓜分,本人于16年底放弃ebay,wish,开始接触amazon。

ebay,wish都是属于自发货平台,15年接触那会并没有那些海外仓,后来随着跨境电商在国内的推广,加上门槛实在太低,导致每年有几十万的新卖家涌入,整体平台价格被打压,利润下降,wish上后来多是1+1,1+2这种商品。ebay的市场一直被瓜分,除了机械配件这些,并没有剩下多少市场。本人之前做的店铺有四万多SKU,每天出单才150左右,平台商品数量简直是指数式增长,一堆垃圾listing铺满了整个平台。

amazon从早期国内也是自发货,按我同学说的事15年推出FBA,开始培养买家的依赖度,目前基本上只有FBA的产品才有曝光度,自发货产品几乎没有任何优势。17年做自发货,做婴儿童车,收到两次AZ,之后就只接受FBA了,不过现在仍然有很多公司做自发货,这样的公司大多也是盈利的,因为没有囤货风险。不过跨境电商会越来越完善,也会渐渐成为大资本的角斗场,小卖只能做一些大卖看不上的领域。要想推起一个新品,需要足够的资源保障,其实amazon只是售价高而已,实际利润很低,拿我目前做的衣服类目来说,如果只是普通款,那很难能做起来,虽然流量巨大。17%的平台费,尺码这种变体多,导致囤货压力很大,退货率,破损率,广告费,活动费,FBA头程,采购价,合仓费,等等,杂七杂八算下来,利润一般能达到10%-15%就很不错了。

想要进入跨境电商要慎重规划计算风险,只听说这些年赚钱的是物流,服务商,培训,推广,软件等与之相关的产业,作为一个卖家圈子里待了这么久,大部分是亏的,真的赚钱的也不会告诉你这个行业赚钱是吧,千万不要被那些鼓吹跨境电商赚钱的人洗脑,先让他们把账号给你看,再给他们算算利润,见多了这种为了赚钱只会忽悠的中间商了。

本科期间,上过一门课:国际贸易理论与务实。授课老师年纪轻轻就已升为教授,其主要论文都是关于跨境电商的,他曾语重心长的和我们说,跨境电商将是未来很长一段的热门行业,其热度只会越来越高,力劝我们未来往这个方向发展研究。

其实细想也是,现在大家的收入水平日渐提高,生活水平上追求也不同了,国内的一些制造业确实有待提高(尤其女性化妆品护肤品,以及高仿衣物品牌),女性作为消费的第一大群体,直接带动跨界电商的蓬勃发展。日本的护肤品确实不错,我本人也是一直使用这珂润以及安耐晒等。欧洲的有名服装品牌等,也激发着国内消费者的购物欲。

二胎政策放开,代购婴儿用品的也比比皆是。

随着5G的到来,电商将有更深一步的发展,显然,跨境电商也将站在5G时代这个风口上,分得一杯甜羹。

责任编辑:
热门阅读排行
© 16货源网 1064879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