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接受发布货源信息,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1064879863
16货源网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高端网站建设 >  如何解读继粤港澳大湾区后提出的「深圳先行示范区」?具有怎样的意义?


如何解读继粤港澳大湾区后提出的「深圳先行示范区」?具有怎样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9-08-19 17:12:43  来源:网友自行发布(如侵权请联系本站立刻删除)  浏览:   【】【】【
从细则里摘一些,都是干货。这种情况下我还加黑的就是干货里的干货了。到2025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
如何解读继粤港澳大湾区后提出的「深圳先行示范区」?具有怎样的意义?

从细则里摘一些,都是干货。这种情况下我还加黑的就是干货里的干货了。


到2025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深圳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支持深圳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优势,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支持深圳建设5G、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实验室等重大创新载体,探索建设国际科技信息中心和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夯实产业安全基础。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规范有序建设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支持深圳具备条件的各类单位、机构和企业在境外设立科研机构,推动建立全球创新领先城市科技合作组织和平台。支持深圳实行更加开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引进和出入境管理制度,允许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国际人才在深圳创办科技型企业、担任科研机构法人代表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通信高仿器件、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开展市场准入和监管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建立更具弹性的审慎包容监管制度,积极发展智能经济、健康产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研究完善创业板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支持在深圳开展数字货币研究与移动支付等创新应用。促进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金融(基金)产品互认。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上先行先试,探索创新跨境金融监管。


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格局。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探索完善产权制度,依法有效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公民财产权。支持深圳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支持深圳试点深化外汇管理改革。推动更多国际组织和机构落户深圳。支持深圳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和文化交流活动,建设国家队训练基地,承办重大主场外交活动。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按程序组建海洋大学和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探索设立国际海洋开发银行。


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一步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不断提升对港澳开放水平。加快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探索协同开发模式,创新科技管理机制,促进人员、资金、技术和信息等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推进深莞惠联动发展,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创新完善、探索推广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体制机制。


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在遵循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基本原则前提下,允许深圳立足改革创新实践需要,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


健全政企沟通机制,加快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进一步激发和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完善企业破产制度,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实现主动、精准、整体式、智能化的政府管理和服务。改革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和公正监管制度,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行信用监管改革,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守法诚信经营。


综合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率先构建统一的社会信用平台。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支持深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探索完善数据产权和隐私保护机制,强化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加强基层治理,改革创新群团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模式。


支持深圳规划建设一批重大公共文化设施,鼓励国家级博物馆在深圳设立分馆,研究将深圳列为城市社区运动场地设施建设试点城市。鼓励深圳与香港、澳门联合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开展跨界重大文化遗产保护,涵养同宗同源的文化底藴,不断增强港澳同胞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支持深圳建设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引进世界高仿创意设计资源,设立面向全球的创意设计大奖,打造一批国际性的中国文化品牌。用好香港、澳门会展资源和行业优势,组织举办大型文创展览。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丰富中外文化交流内容。有序推动国际邮轮港建设,进一步增加国际班轮航线,探索研究简化邮轮、游艇及旅客出入境手续。


充分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快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立健全适应“双元”育人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构建国际一流的整合型优质医疗服务体系和以促进健康为导向的创新型医保制度。扩大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供给,鼓励社会力量发展高水平医疗机构,为港资澳资医疗机构发展提供便利。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学人才培养、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体系,放宽境外医师到内地执业限制,先行先试国际前沿医疗技术。


推进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


构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生态文明评价考核体系,探索实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制度。完善环境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等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健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深化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创新高度城市化地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利用模式。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协调,及时研究解决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重大事项按程序向党中央、国务院请示报告。广东省要积极创造条件、全力做好各项指导支持工作

这里面不少都是准备给香港的,给这帮废青一闹,上面准备扶深圳上位了呗,作死我只服这帮废青



深圳17年总开支比重庆都多几百亿,这次连名分都有了,真是如虎添翼

意味着历史的必然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图片截取自以下视频:

中国未来竞争者是谁






小TIPS:

陈老师T恤上的字:

Do what Americans do.

Don't do what Americans say.

——眉山論劍

深圳的GDP超香港没多久,本来按照过去的思路,中央会让深圳慢一点让让香港,结果香港自残,那就不等了,直接甩开干呗。深圳卫视主持人都藏不住憋笑啦。

摘瓜老人自己把瓜摘完了,反说是内地人摘的。那这回我们换地方种总行了吧!

可有一样,换地方种,那肥料和水可就要往新的地方送了。没水没肥,自己又不努力,以后抱着藤哭的时候可不要后悔哦!

高,实在是高,这本来是有人挖好的坑,就不跳,还把我们弄得非常团结。

要扶持亲儿子喽,何况亲儿子早就具有实力。不管,不看,爱咋咋滴,看最后谁受伤最深,你好好闹,稳稳的不出手,结果现在,可以不要你这个废儿子。

废儿子,真的看开一点,到底是谁离不开谁,水电煤菜肉蛋奶,都得靠爸爸供应,以前你是辉煌,以后你可能什么都不是。那些专门挑事的人,其实是大跌眼镜的,因为他们万万没想到,会不管!我们的态度就是谴责,强烈谴责。但是如果发生什么重大事情,我们就正当合理,顺势一管。

据说,"忍一忍,等一等"这是对特首说的话。小不忍则乱大谋,无为胜有为。致以万分敬意,请收下我的膝盖。


(不好意思,我把一些评论删了,也关闭评论了,我还想要这个号,哈)

最近香港不太平,这个时间节点公布,就很有意思了,大家都懂的。

大陆已经验证了完全走马列主义的计划经济是行不通的,香港正在验证完全走亚当斯密主张的高度自由市场经济只会导致更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出路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家已经指明了方向~

华为有鸿蒙系统作为安卓的备胎,以备出现不利于华为的状况,深圳大概也要起到相同的作用了,以备后面香港出现混乱局面,影响到大陆的经济发展。

谁也别想挡住我们的经济发展,哪怕最后需要壮士断臂,需要我们再造一个东方之珠,这应该也是向西方搅屎棍释放的信号吧。

——————————分割线——————

顺便说下咱们国家贫富分化吧,因为有人在杠。

首先14亿人口摆在那,不像欧洲小国家,不可能一下子都富有了,光搞定14亿人温饱就已经是世界奇迹了,把这14亿人口全都送给美国,美国政府也吃不消,而且改革开放这才多长时间,这个没有争议吧?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说得已经够明白了吧?国家很清楚现阶段人民已经解决了温饱,下一步是达到美好生活,要求更高啦,但是步子得一步一步来,跨太大容易扯到。

邓公改革开放后,总方针是先富带动后富,现在的领导层一直也没有偏离这个方针。

你会说,咦,我没拿到钱啊。那你脚下走的路,你开车跨过的桥是哪里来的?云贵那么多山的地区,修建的桥梁个个几乎都是世界奇迹了,能修路的地方都修了路,全国基本消灭了无电区域,南水北调工程耗时耗力耗钱,通信基站都修到大山里,以及遍布全国的密密麻麻的铁路线,中国基建傲视全球,钱是哪里来的?

答案是税收。北上广深作为高收入地区,吃进去的都是要吐出来反哺的,是要把行政收入(包括卖地的钱)上缴国家(香港从来没有),然后由国家重新分配,贴补到西部或其它贫穷省份的。这就是先富带动后富,这就是温和版劫富济贫。国家的逻辑就是要想富先修路,贸易依靠的是交通工具的便捷,这也是沿海城市的优势,内陆城市的劣势。这也没有争议不是吗?钱都花在了该花的地方。扶贫不是直接给钱,是给你创造基础条件。

所以,其实每个人都已经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好处了。

但是北上广深收入再高,我们的经济也远没到发达国家水平可以把现金撒给大家,那不现实。而且你扪心自问,如果你挣了10000块,你愿意拿出多少扶贫别人?不要总指责富人自私不愿拿出来分享,因为有一天当你变成富人你也一样。大陆今天这些富豪们,马云刘强东任正非马化腾等等,哪个出身不是普通穷人呢?这和制度无关,这是人性。

借用评论区知友以及之前看到的知友回答:

贫富差距究竟大不大,现在还是未定的,我相信我们以后的收入差距会越来越小,因为现阶段基础已经打好,因为中国未来高收入城市不止北上广深,重庆、武汉、成都、杭州等城市也在崛起,可供国家重新分配的池子里的税收会越来越多。一带一路已经在路上,我们内陆城市也有傲气,我们不需要人为补贴,自己会起飞的。

如果你觉得祖国不好,你就去建设她。如果你觉得人民没素质,你就做一个高素质的公民。如果你觉得同胞愚昧无知,你就好好学习,并改变身边的人。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
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若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请停止总是没有任何建设性,阴阳怪气的瞎抱怨!

只能说是顺应历史和现实吧,就算放下一切,西方也不会接纳我们,谁要我们是14亿的黄皮肤呢,谁要我们有着5000年的文明,我们是大国,绝对的大国。总觉得我们是带着历史使命,出生就决定必须走向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已经是意识形态对抗了,毕竟叫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从帝吧出征、饭圈女孩和海外留学生声援的官方支持,说明国家真的自信起来了,四个自信不再留在纸面,这一切都是意识形态提上进程的表现。是因为香港问题吗?我觉得不全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香港的一些年轻人也不应该再恨大陆。(人在失败的时候,很少会客观的去寻找原因,只会一味地抱怨和将责任推给别人。谁会真的去思考和承认如今的一切是自己以前埋下的因呢?大陆穷是因为闭关锁国,所以今天的大陆更加包容开放,而不是应该穷,香港的同胞也应该正视大陆的崛起和富裕。大家都是中国人,本是同根生,为何相煎太急?)

我们输不起,我们必须赢。什么主义重要吗?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人民在贯彻主义的时候真切感受到实惠,形式上的民主要不得,认清自己自信大步向前走,我爱中国 。

我很喜欢一句话,挑战和机遇并存,就让我们一起携手见证历史吧。

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最初目的是进行经济改革试验,同时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这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大面积滞后国际领先水平,深圳的“对外开放的窗口”主要是单向的开放。我们通过这个窗口看人家,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试图在深圳这个试验田把窗户外边先进的东西变成我们的,摸索中国模式。

经过四十年的摸索,我们国家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长空间广阔,各行各业都产生了一批值得大家引以为傲的成就。这种情况下,中国模式成为了世界上许多人关注的对象,甚至一些外国人对中国模式产生了好感与向往。此时,拥有高度“四个自信”的中国人,需要许多可以把自己的特色实践融入到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途径。我认为,深圳从经济改革特区升级为先行示范区,在探索发展道路的同时,还应当担负起对内对外展示特色道路成果的责任。

深圳作为一个年轻的城市,已经在5G、人工智能等领域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生产力发达是先进性的体现,民生成果也应当是深圳对外展示的“四个四信”的重要证明。我想,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进入高福利社会的门槛的时候,跟当前深圳的发展程度相当。深圳可以考虑通过市场引导政策和财政、社保工具,率先实现常驻居民的基本住房、基础教育、基本医疗“三大保障”。以远低于市场价的基本住房、免费的基础教育、象征性收费的基本医疗服务,摸索新时代民生“三大保障”。新时代,深圳应当率先用人民的幸福生活,勇于担负起向世界展示我国“四个自信”的窗口。

有了高度发达、走在前列的深圳,一河之隔的南岸五十年期满也可以不改。夯炕将来是全国最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本主义乐园”,全国的青少年要分阶段参观三次。夯炕人民要是喜欢深圳,可以根据安排集中到新界北部居住,然后那里的行政区划调整为深圳市香江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贵在“先行”+“示范”。

“先行”意味着要你去趟开一条路(尤其在美帝对高科技的封锁情况下)。

“示范”的意思是可复制、可推广。

一、这是世界级大湾区规划和建设的深化和延续。尤其在这个点推出,意味着原来的东方之珠的角色的改变,而深圳的角色在大湾区里的调整和提升,主角了!

二、深圳市是以民企+高科技为立足的,是中国高科技的旗帜城市,是最具有科技强国特色的特区!

国家已经明确高科技作为国家新的发展动能,(19年已经明确了不再把房地产作为发展动力),这是继开设科创板后,最重大的科技方面的举动!科创板+深圳先行示范,意味着未来科技强国、科技现代化的角色!

三、国家正进入一个新的改革开放,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驱,深圳再次承担起改革开放的开拓者的角色!

这条新闻,几个月前就发布了,今天确定了细则。在这几个月内,对岸发生的事情,对细则可能产生了较大影响。


1.粤港澳大湾区是未来10年重点,过去没有确定哪个城市是核心,在大湾区纲要文件中,提到深圳的次数比香港更少。


背后的考虑是,尽量扶持对岸,带动HK转型。目前来看,最新方向发生了重大调整,深圳的核心地位明确了。


2.对岸怎么办?现在的思路是吸引人才过来,所以明确了港澳人士在深圳可享受居民待遇。从通关、税收到教育、医疗,如果能够把这些问题解决,深圳就会变成更强大的引力中心。


3.深圳在探索新方向上,拥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间,有望真正成为“创新中心”。不论是法律的设定,还是数字货币这类新生事物的发展,在细则中有明确的支持条文。


4.张五常说,深圳会成为宇宙中心,这句话或许夸张,但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这可能是重要的人生机会。


国家是体,城市和行业是面,公司是线,职位是点。抓住大方向,才会事半功倍。


如果你还决定要在哪里定居,一定来深圳看看。过去一年,我身边有超过10个朋友都在深圳落户,未来会一步步转过来。

最近刚刚从深圳粤海街道考察回来,参观调研了包括腾讯在内的几家企业。

虽然这份文件发布的时间耐人寻味,大有旁敲侧击之意。

但从该份文件的发布层级、涵盖内容而言,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政策都是经过较长时间的前期调研,经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深圳地方政府各部门的合力,群策群力,多方博弈才发布出来的。就我个人经验判断,前后至少要有半年以上的编制周期。

据我所知,2018年深圳在编的2018-2035年城市总体规划就因为多种原因被叫停,就是对深圳城市性质、未来职能以及定位产生了较大分歧,不知道是不是就是在等这份中央定调的文件。

参观下来的感受是,很多深圳人,包括在上海工作的我,长久以来都忽视了一点:

深圳能有今天的发展,地理区位优势是基础,国家政策的倾斜、大胆地对机制体制的改革才是根本。

可是深圳发展到今天改革红利已经不足,新的文件绝对是一剂强心针,但深圳能不能做得好绝不是由一份文件能决定的。

各利益集团、各阶层群体、既得利益者和新深圳人之间依然面临着很大的矛盾,每走一步都是硬骨头。

站在粤海街道,环顾四周很多房子高达15万以上的房价,考虑到深圳的人均收入,深圳即将面临的问题并不比香港要少。

为什么每次政策利好都成为了炒房客的盛宴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深圳、甚至所有人思考的系统性问题!

以下为全文解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全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定位不局限于经济特区,而是要从更高的层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先行示范区,先行先试只要符合深圳的实际就行,而先行示范既要符合深圳的实际,又要将有关经验制度化、法制化,使其具有普遍的价值,适合全国学习、推广。

具体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的要求,要细看全文,划重点如下:

二、率先建设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深圳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优势,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原来只有北京、上海、合肥,现在加了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支持深圳建设5G、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实验室等重大创新载体,探索建设国际科技信息中心和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信息技术及生命科学医学放宽)。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夯实产业安全基础。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规范有序建设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支持深圳具备条件的各类单位、机构和企业在境外设立科研机构(支持企业走出去),推动建立全球创新领先城市科技合作组织和平台。支持深圳实行更加开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引进和出入境管理制度,允许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国际人才在深圳创办科技型企业、担任科研机构法人代表(外国人才来中国发展有政策了)
(五)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通信高仿器件、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开展市场准入和监管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建立更具弹性的审慎包容监管制度,积极发展智能经济、健康产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研究完善创业板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金融改革提速)。支持在深圳开展数字货币研究与移动支付等创新应用。促进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金融(基金)产品互认。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上先行先试,探索创新跨境金融监管(人民币国际化重任从香港转到了深圳的肩上)
(六)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格局。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探索完善产权制度,依法有效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公民财产权。支持深圳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支持深圳试点深化外汇管理改革(外汇改革)。推动更多国际组织和机构落户深圳。支持深圳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和文化交流活动,建设国家队训练基地,承办重大主场外交活动。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按程序组建海洋大学和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探索设立国际海洋开发银行。
(七)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一步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不断提升对港澳开放水平。加快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探索协同开发模式,创新科技管理机制,促进人员、资金、技术和信息等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推进深莞惠联动发展,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创新完善、探索推广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体制机制。
三、率先营造彰显公平正义的民主法治环境
(八)全面提升民主法治建设水平。在党的领导下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在遵循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基本原则前提下,允许深圳立足改革创新实践需要,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法制建设尝试)。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提升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加大全面普法力度,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风尚。
(九)优化政府管理和服务。健全政企沟通机制,加快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进一步激发和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完善企业破产制度,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实现主动、精准、整体式、智能化的政府管理和服务。改革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和公正监管制度,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行信用监管改革,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守法诚信经营(政府改革)。
(十)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率先构建统一的社会信用平台。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支持深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探索完善数据产权和隐私保护机制,强化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加强基层治理,改革创新群团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模式(政府+信息化)
四、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
(十一)全面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弘扬开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大力弘扬粤港澳大湾区人文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加快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率先建成普惠性、高质量、可持续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深圳规划建设一批重大公共文化设施,鼓励国家级博物馆在深圳设立分馆,研究将深圳列为城市社区运动场地设施建设试点城市。鼓励深圳与香港、澳门联合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开展跨界重大文化遗产保护,涵养同宗同源的文化底藴,不断增强港澳同胞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文化产业大发展,国家政策倾斜)。
(十二)发展更具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支持深圳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和创意文化产业,加强粤港澳数字创意产业合作。支持深圳建设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引进世界高仿创意设计资源,设立面向全球的创意设计大奖,打造一批国际性的中国文化品牌。用好香港、澳门会展资源和行业优势,组织举办大型文创展览。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丰富中外文化交流内容。有序推动国际邮轮港建设,进一步增加国际班轮航线,探索研究简化邮轮、游艇及旅客出入境手续。
五、率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
(十三)提升教育医疗事业发展水平。支持深圳在教育体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高标准办好学前教育,扩大中小学教育规模,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充分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快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立健全适应“双元”育人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构建国际一流的整合型优质医疗服务体系和以促进健康为导向的创新型医保制度。扩大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供给,鼓励社会力量发展高水平医疗机构,为港资澳资医疗机构发展提供便利。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学人才培养、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体系,放宽境外医师到内地执业限制,先行先试国际前沿医疗技术(教育、医疗改革)
(十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科学合理、积极有效的人口政策,逐步实现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构建高水平养老和家政服务体系。推动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率先落地,形成以社会保险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推进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加快完善保障性住房与人才住房制度(社保制度改革)
六、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十五)完善生态文明制度。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对违法行为“零容忍”。构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生态文明评价考核体系,探索实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制度。完善环境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等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健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深化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创新高度城市化地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利用模式。
(十六)构建城市绿色发展新格局。坚持生态优先,加强陆海统筹,严守生态红线,保护自然岸线。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强化区域生态环境联防共治,推进重点海域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试点。提升城市灾害防御能力,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应急管理合作。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促进绿色消费,发展绿色金融。继续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率先建成节水型城市。

我是土生土長的中國香港人,從歷史角度來看,香港在回歸後的確錯失了很多機會.

1.

縱觀香港1961-2016年,這幾十年的GDP增速,這艘巨輪 從當年接近20%的年增速,如今跌落在2%-3%左右徘徊。

如果我們把深圳和香港的經濟放在一起對比,這種沉沒的落差感將更加凸出。

16年前,香港的GDP總量是深圳的7倍,但今天,深圳幾乎逼平香港。甚至,如果深圳延續高增幅,深圳經濟總量將大概率超過香港。

香港怎麼了?這顆曾經是世界上最亮的東方之珠怎麼了?

香港的跌落凡塵是歷史的必然。

我們仔細想一下,香港的黃金時代是什麼時間?就是49年-99年這黃金50年。

●1949年,大陸解放。來自上海等地的舊社會資本家大批湧入香港,為香港注入資本、勞動力,這是香港騰飛的基礎。

●50-60年代,西方開始封鎖中國。香港成為中國通往西方世界的唯一通道,香港成為大陸的另一個“廣州十三行”。

●60-70年代,日本、德國的產業開始轉移,香港以廉價勞動力和資本基礎,承接了大量的產業轉移,香港的製造業基礎這就有了。

●70年代之後,大陸大批量引進西方成套技術設備,這些技術設備全部通過香港轉口,天量的轉口貿易和配套的金融體系,讓香港迎來了最為黃金的10年發展期,奠定了香港成為世界級港口和世界級金融中心的基礎。

這50年,香港背靠大陸這個天量的需求腹地,是“唯一窗口”、是”製造業中心”、是“轉口貿易中心”、是“金融中心”。對,還是文化中心!

TVB、四大天王、古惑仔、港式警匪電影、黃家駒、周星馳……這些文化符號如潮水一般湧入大陸,所到之處,山呼海嘯。

香港的黃金50年,是大陸封閉落後的50年,內地的跌宕史,恰恰就是香港的發家史。這50年,大陸之不幸,塑造了香港之大幸。

但大陸全面推進改革開放之後,原有的世界秩序瞬間摧毀了。

製造業先逃跑。從香港跑到了土地、人力、管理(環保)、稅費等各項成本更低的廣東、福建東南沿海。

轉口貿易緊隨其後。中國加入WTO,上海、寧波、天津、廣州、大連等大型港口集體發力,全球來往貨櫃直接在內地靠岸。

再然後是金融中心。香港的金融崛起的背後是物流中心、是轉口貿易,是龐大大陸市場的唯一出口。但如今,物流中心分散了、轉口貿易轉移了,上海自貿區出現了……

香港萎靡的10年,是大陸崛起的10年。香港的經濟問題不在香港,而在大陸。

不是香港不行了,而是大陸變得太行了!香港沉沒是歷史必然!

2

那些年,香港錯過的機會。

香港不是沒有機會,而是錯過了太多機會。

千禧年交接,在製造業、轉口貿易出現轉移傾向之時,香港也曾提出若干個轉型計劃。

1999年,董建華擬定“數碼港”計劃,要發展互聯網科技。我們站在那個節點,俯瞰世界,谷歌也就剛在加州的私家車庫裡誕生,遠沒有上市,Facebook、推特的影子在哪還不知道;國內的阿里、騰訊還都是10人的小團伙;馬雲還不是“爸爸”,還只是長相奇醜的小伙子。當時的香港,軟件、技術、人才、資本,哪個方面不能秒殺大陸?

結果,互聯網沒做起來,數碼港被搞成了房地產開發。

後來,董又提出“矽港”計劃。台積電出來的張汝京想在香港搞芯片製造,香港人以“炒地皮、炒樓價”的由頭堅決反對,又搞遊行。

結果,上海把張汝京請走,在上海搞了個中芯國際。現在是中國最大,世界第四的芯片製造商。

再後來,董再次提出“中藥港”計劃。因為香港既有積澱深厚的科研體系,還有龐大的生物科研人員,最重要的還有全世界都認可的質檢 體系。這就是產學研一體啊,多好的條件。但是,再次因為資本的短視,又沒搞起來。

結果,河對岸的深圳出現了華大基因,又成為全球一流的基因、生物科研企業。

99年到05年,如果香港抓住這三次機會,香港就是亞洲互聯網中心、芯片製造中心、生物科研中心。

那些年,香港去忙啥了?

經濟脫實向虛,掉頭轉向“金融業、地產業、服務業”。把資本炒到天上,把房子炒成天價。所謂的自由金融貿易港,帶來了大量的熱錢過境,這些資本熱錢把經濟炒成了虛胖。

階層接近固化,年輕人沒有出路,充滿戾氣。金融、地產這兩項,無論哪個都不是初入社會的年輕人能玩兒的,出頭無路、創業無門,年輕人就一股腦跑到大街上,把戾氣宣洩給曾經的“窮親戚”中國大陸。

時至今日,香港經濟的宿敵就在香港內部,就在那些金融寡頭之間。 金融的暴利成就了香港,也慣壞了香港。資本的短視和逐利,讓香港錯過了最好的10年。

3

深圳,香港錯過的,我全盤接收。

深圳的崛起,首先要感謝的是政策,其次就是香港。

80年代,以深圳為代表的廣東沿海,承接了大量來自香港的製造業轉移。很快,深圳完成了原始的財富積累。

但好日子很快過去,2000年之後,製造業又找到了更優質的轉移地——以越南為代表的東南亞國家。

但深圳很快憑藉製造業轉移的原始財富積累,找到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科研創新、產業升級、中國矽谷。

那些年香港錯過了互聯網、基因生物、智能製造、轉運物流,都被河對岸的那個小漁村撿了起來。

於是成就了一大批群星璀璨的企業——

● 有市值近2800億美元,4萬名員工的互聯網企業騰訊;

● 有營收5000億人民幣,17萬名員工的科技公司華為;

● 有市值700億,全球一流的基因生物公司華大基因;

● 有市值1700億,22萬名員工的汽車製造商比亞迪;

● 還有市值3000億,擁有34萬名員工,14架貨機,16000台運輸車輛,12000個營業網點的巨無霸物流企業順豐速運……

甚至在老港玩兒得666的金融和房地產行業,深圳也在奮起直追,平安、万科、招商……

一個香港科技大學的畢業生,9年後把產品做到全球70%以上的份額。對,這家公司就是大疆。更值得玩味的是,這家公司在深圳,而不是在香港。

深圳通過高速、高鐵網絡已經把東莞、惠州、香港、廣州、佛山、中山、珠海串聯成一個城市平台,這是一個巨無霸的經濟集群,這一個 未來可以媲美舊金山、東京的世界級大灣區。

深圳是研發中心、總部基地;東莞憑藉全世界最成熟的產業工人,是製造中心;中山和惠州是零部件採購中心;廣州是分銷中心;鹽田港是貨櫃中心……

留給香港的只剩下上市融資中心,但卻不是唯一選擇,上海、深圳都可以替代!

而河對岸的香港呢? “皿煮”把自己塑造成孤立的金鐘罩,然後望著日漸崛起的河對岸那個小漁村,開始驚恐,之後愚蠢,怪政府、怪特首、怪李家、怪回歸,覺得這一切都是別人的錯。

放著70萬億的龐大市場不做,卻走上街頭,玩兒起了“政治正確”。真特麼是既可憐又作大死啊!

4

今日之香港▼

今日之深圳▼

昔日封閉愚昧的大陸,變得開放、包容;

昔日開放自由的香港,變得愚昧、封閉。

短短幾十年,歷史給我們開了一個最大的玩笑。


转载于油管评论区。

搬运工的职业素养,不取匿,不骗赞。

------------分割线---------------------------------------

现在看来,接下来的十五年,另外一个大玩笑会送给香港。

1997年的香港:

1997年的深圳:




2019年的香港:


2019年的深圳:



预测未来的香港:



央妈的心情:



真烦某些人开头就说自己是香港人blabla;我就在香港,体面的职业,内地业务95%以上,但是香港同事基本是gd,整个鸟港90%都是gangdu,这是事实,即使他们去过内地(一年绝对不止20次),他们心中就是瞧不起内地。剩下的10%可能也是表面假象,为了赚钱,可能参加完撑jing,晚上就去闹事yx,真的太魔幻了,魔幻到想吐。

深圳绝对比香港有前途。贵港完全没有活力,对新事物的排斥无法想象。祝深圳越来越好,也希望自己早点离开香港,真是高攀不起。

—————

我是做金融的,等有空了正经答一下题目

我国,真的是一个很谦虚的国家,我国从未像西方世界一样狂傲地认为自己的制度就是宇宙最好的制度,所以我国一直在试验、改进、完善自己的制度。

深圳之南的城市就是一个试验,试验结果大家有目共睹;现在吸取经验教训,深圳开始新的试验,我们可以看看会有什么突破。

其实,一个试验场混乱了了,大家也不用觉得就是完全失败,试验嘛,本来就预期到可能失败,只要把试验范围和底线控制住,就不怕局部失败。

失败乃成功之母。

西方世界有很多party,但是制度却固步自封,我国只有一个party,却在不断试验新的政策。

我国必胜。

深圳,真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凡是不相信时代机遇和运气的重要性的,看看深圳就知道了……

大至国家,中至地区城市,小至个人命运,皆如此。

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

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一直是中国社会的共同话语,深圳作为引领中国改革开放的特区,深具象征意义。

深圳确实不辱使命。如今,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已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カ、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中央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使深圳市有了更加明确的战略定位。《意见》指出:

到2025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支持在深圳开展数字货币研究与移动支付等创新应用。促进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金融(基金)产品互认。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上先行先试,探索创新跨境金融监管。

支持深圳在教育体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高标准办好学前教育,扩大中小学教育规模,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充分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快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要形成以社会保险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推进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

这些年,深圳成为了很多国内城市学习的标杆,特别是一些北方和中西部城市纷纷前来深圳“取经”。

但不可否认,国内城市现在面临的大环境早已不同于改革开放之初的深圳。那么,深圳崛起的经验现在是否还能被兄弟城市学习和复制?深圳为何能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领头羊?

南风窗请教了深圳市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吴思康长期在深圳工作,曾任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市分行行长助理,是纽约城市大学访问学者,也是业内知名的经济学者。

深圳市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吴思康

他说,如果一定要向兄弟城市推荐几条深圳经验,可以说三条:市场化、国际化和法治化。

市场化

市场化这三个字,所有人都耳熟能详,但真正理解它的内涵、它的机制构建,以及养成一种市场化的思维模式则非易事。深圳过去的成功,就是因为市场化成为了城市的灵魂,是市场在配置资源,在选择企业。

目前,深圳的全球500强企业为7家,销售过千亿的企业有13家,销售过百亿的企业更是有60多家,这些企业没有一家是规划出来的,也不是政府的产业政策扶持出来的,而是市场选择出来的。

十几年前,深圳也曾有部门规划要搞“十大百亿集团”,重点扶持十家企业巨头。但到了今天,这些当年的巨头在深圳已经泯然众人,或者根本找不到了。这就是市场化的力量。

深圳很多好企业最开始都是“游击队”成长起来的,它们生命力旺盛,适应性强,在市场化的环境下,长成了中国最懂市场、最适应市场的企业。

深圳南山区腾讯科技大楼

营造市场化的环境必定是一个长期行为,而不是短期行为。现在,一些地方流行“抢企业”,就是用大力度的优惠政策把企业吸引过去。这是短期行为,短期内有利于官员的政绩和当地的经济数据。

抢一个企业,几天见成效,但打造一个区域的市场化环境,则要几年,甚至更长。

深圳市场化环境的形成是几十年如一日的结果,历届政府都将市场化意识一以贯之,尊重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市场主体的创新精神,不搞长官意志,才有了今天的市场化环境。

国际化

当年的“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料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从根本上奠定了深圳产业界的国际化基因。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三来一补”最高时曾占到深圳工业产值的80%以上。“三来一补”看起来低端,但是那个时代深圳不多的选择。

而且,它一开始就是国际化的,这使得深圳的工业直接接入了国际分工,实现了生产管理、市场运营和销售服务等三个方面的国际化。

必须注意,在深圳搞改革开放的同一时代,中国内地包括长三角等很多地方也掀起了创业热潮,一些人下海办企业。那是一个百废待兴的短缺时代,有产品就有销路,办工厂成功的概率并不低,因此很多人先富起来。

但本世纪初,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在商品领域的不断开放,很多改革开放之初成立的企业开始没落。为什么?

因为,它们的管理和经营没有跟上。换句话说,它们在国际化的竞争中被淘汰了。但深圳企业没有遇到这么大的挑战,它们一开始就面临着国际竞争,早已适应全球化。

华为的土耳其公司,他们的当地员工超过90%,在华为俄罗斯公司,当地员工超过85%。利用全人类的智慧,吸收人类文明的精华,深圳很多企业的确做到了。

法治化

20世纪90年代,深圳发生了贤成大厦案,它曾被法律界称为行政诉讼法实施后的“行政诉讼第一案”。这件事当年曾有很多报道,简单说就是有一家外资公司状告本地政府部门的行政行为不合法。

最后,法院判决撤销了政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这件事的关键在执行,本地政府部门并没有阻挠执行,这在当年不可想象。

案件的终审判决是在1998年7月,正值亚洲金融危机,案子对提振外资在深圳的投资信心,树立深圳的法治化形象非常有价值。

法治化并不是一个虚的东西,某种意义上讲,它等于在政府和企业之间设立一道无形的防火墙,让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公平,能真正调动企业家的创业热情和做大做强的冲动。

罗豪才担任审判长审理深圳贤成大厦行政上诉案

举个例子,截至2019年5月底,深圳商事主体总量已达到321.9万户,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如果算人均拥有和单位面积的企业数量,那么深圳更是大幅领先于其他城市。

政府不干预企业,而是让企业在一个法治化的环境之中大胆竞争,这就是法治化的力量。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深圳,很多销售超过100亿元的企业家,他们连一个市领导都不认识。在内地一些城市,这肯定有点不可思议。

城市经济竞争力指标

判断一座城市经济竞争力,我的评判体系中有五个维度,分别是投资热度、法治力度、人才满意度、创新活跃度和“国际+”的高度。

评价一座城市的竞争力,是一个综合的、多元化的复杂过程,但可以简单来说一下。

比如,投资热度的核心指标之一是市场主体的数量。注册公司、经营公司是一件花钱、花精力的事情,是理性人基于自身长期利益做出的选择,是“用钱投票”,最能看出市场个体对一座城市的长期信心。

法治力度则是法治政府的建设,在中国政法大学发布的法治政府排名中,深圳长期位居第一,广州也长期居于榜单前列。

人才满意度并非是简单的人口流入情况,而是要侧重于“有效人才”。人才来到一座城市,必须要能人尽其才,人才库要形成产业发展的智力支撑。在一些城市,大学生数量可能非常可观,但就“有效人才”这一指标来说,它们的得分并不高。

另外是创新的活跃度,很多城市的科教资源远比深圳优越,但创新成果未必比深圳多,围绕创新的投入产出或者说创新的效率、创新的活跃度未必比得上深圳。

深圳大学

最后是“国际+”的高度。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越来越多的产业都会面临越发激烈的全球化竞争,因此城市的竞争力必须放在全球化背景之下来审视。现在,深圳的年工业产值约2.8万亿元,其中约1.4万亿元是外销,占比50%。国际竞争力才是真的竞争力。

地方政府能做什么

地方政府要考虑的问题是,必须在现有的经济体制框架之下把该做的事情做好,以实干的态度来推动具体改革,为市场主体解决那些关乎切身利益的问题。中央的文件已经很好,但具体落实得怎么样?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些地方的科技主管部门其实有不小的权限,对企业的科技创新资金的发放有着决定权。而且,资金量不低,一个项目可能上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

但到底给哪家企业呢?以前的通行做法是企业申报,专家评审,这样做形式上是透明的、公平的,但最后拿到创新扶持资金的,可能并不是那些真正愿意创新的企业。

一些企业为了拿到资金,会外聘最华丽的申报“天团”,都是业内的顶级专家或院士,最后,交上一份华丽的申报材料。

但实际上,这些专家只是挂个名,并不会真正参与申报单位的科创活动。最后,谁的名头大,谁的申报书做得好,谁就拿到了资金。

现在,深圳的科技创新委正在做相关的改革,即建立科技攻关项目的动态竞争机制。比如,同一个项目会在三到五家主体之间竞争,而且是分阶段竞争,半年考查一次、一年再考查一次。

深圳南山人才公园

于是,这种动态机制就把以前的“相马”变成了持续的“赛马”。这样一种小小的改革,无疑会很大程度提升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科研成果的创新质量。

很多城市的领导都希望来深圳学习创新经验,其实创新环境的打造,背后都是由一个个具体的改革来构成的。

总之,地方政府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大部分可以做的改革创新,都和现有的经济体制大环境不矛盾,空间很大,事在人为。

深圳的房价

2018年5月,深圳出台了“二次房改”意见,在未来的新增住房中,40%是商品住房,而另外60%都是政策支持类住房。可以说,深圳未来的住房供应结构将出现根本性的变化,这将会彻底扭转房地产市场的预期。

另外,在国内所有一线城市中,深圳是土地财政依赖程度最低的城市。在政府的预算收入中,土地出让金的比例长期都只有百分之十几。因此,深圳的“房住不炒”是有决心的,有底气的,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前提。

至于深圳土地供应的紧张,这是一个客观事实,深圳的面积只有广州、上海的三分之一。但是,通过城市更新和对工业用地的改造,大量宝贵土地会被逐渐释放。而且,深圳的产业结构也决定了土地并不是产业发展和升级的决定因素。

在20世纪80年代,我们研究经济学,里面会提到一个概念叫作产业的“弹性”。

就是说,当一个经济体的整体经济总量开始增长,所有产业都会相应扩张,但大家的扩张程度有所不同,有的大,有的小,背后是产业相对于经济总量的“弹性”有所不同。

从最近十几年的全球化来看,信息产业的“弹性”应该是最大的,华为、腾讯就属于这个产业,而深圳的支柱产业也多半属于这个产业的大范畴。

未来,这些产业依然会快速扩张,而且它们必然愈发趋于技术和知识的密集。在这个意义上讲,土地并不会成为制约深圳发展的因素,能否继续吸引全国和全世界最优秀的大脑,才是未来制胜的关键。



采访 | 南风窗常务副主编 谭保罗

编辑 | 赵义

作为一名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的公务员,工作以来,全国各地都去过,和各地的官员也都深入地聊过,发现不同地区官员的思想观念,不是各不相同,而是天渊之别。

而广东就是一个给我印象极其深刻的地方。

一般我们去东三省、去中西部地区,很多时候都是去解决问题的。但如果去广东、去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大部分时候是去学习经验的。

没错,中央国家机关迫切地需要向一些发达地区学习成功经验,然后再把这些成功经验输送到全国各地去。

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基本的工作方法,叫试点。

中国的情况太复杂了,但我们又是一个集中制的国家,要求全国都按照中央的基本精神来开展工作,这要求一个政策必须要具有足够的普适性,具备一些核心关键的成功经验,各地再根据自己的具体实际,把这些核心关键的成功经验运用到本地去。

试点的地区,当然会选取全国各地具有代表意义的几个省区市来开展。

而深圳的崛起,除了其先天的地理、文化优势外,就是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试点。可以说,是改革开放的政策,成就了今天的深圳。

这种敢于突破既有体制机制束缚,敢于在体制机制上创新,在政策上突破的传统和文化,已经深深印在了广东官员的灵魂里。

所以,每一次去广东调研,广东当地的官员,几乎都会向我们抱怨,某些政策束手束脚,阻碍了广东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希望中央能够开个口子,给广东更多自由空间。

这一点,也得到了上面的大力支持。可以说,不管在社会、还是经济等等各个方面,广东,尤其是深圳,所享有的政策的空间自由度,都是全国最大的。如果上面需要推行一项新政策,选取试点的时候,深圳基本上都是排在可选项前几位的。

广东和深圳也不负众望,也对得起上面给的政策。

不说从78年到2012年左右之间飞腾式的发展,毕竟这有后发优势的因素在里面。但是,从2012年到如今,全国的经济进入转型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深圳的发展再次腾飞,可以说基本实现了成功转型,也可以说,深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以前,深圳的经济支柱,还是以外向型贸易为主。但如今,深圳的科研、金融已经强势崛起,创新力超越了全国其他任何城市。

这其中,深圳官员的贡献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深圳的官员,可以说是全中国最具有市场意识,最尊重市场,最没有官大爷作风,最具有创新和服务意识,最具有视野的官员群体。

深圳官员的整体素质水平,也远远超出其他地区一大截,甚至比大多数的额中央国家机关高出不少。

就拿北京、上海和深圳对比吧。北京上海的公务员招聘,都限定必须本地户籍,北京有的区招聘事业单位人员,甚至限定必须本区户籍。而深圳公务员招考,很少限制户籍,其体制开放性简直是国内的楷模。

再比如说,深圳每年都会面向全国选调公务员,甚至会拿出一些处级岗位面向全国选调,这是一种什么气魄?

而内地的很多地区,要是某部门从其他地方来一个领导,这个部门的人都会觉得这个人是来抢食的,占了自己的位置,甚至会给这位新来者各种下套,其保守落后,也是全国楷模。

再从收入来看,深圳的公务员的收入,远远超出其他地区。刚入职的公务员,收入就二十多万,处级领导的收入,四五十万也不稀奇。但其他地方,比如河南等地,一年才五六万。不同的收入水平,自然能够吸引的人才水平就不一样,公务员们愿意付出的精力和努力,自然也完全不一样。

深圳公务员叫做聘任制,其末位淘汰率,也是全国最高的,并非完全是铁饭碗。

深圳公务员的考试创新性、难度和要求,也是远远超过其他地区的。首先是出题者极其务实,申论和面试,都立足于考察考生的认知能力,具体的做事情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官们本身综合素质和能力比较高,眼光也高,对于那种上来就假大空,套路者,基本不会给什么好脸色。当很多内地招聘公务员,题目出得四平八稳,陈旧;考官本身水平和素质也有限,眼光自然也不会高。

其次是深圳公务员考试的竞争,可以说是全国最高的,能够吸引一大批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聚集,自然水涨船高。

深圳的体制招聘人才,真的是不拘一格,广纳英才,这真正让深圳的行政能力,雄冠全国,甚至可以说是雄冠全球。

举个简单例子。有一次深圳被人举报到国办,说深圳发文下放的一项审批事项,没有真正下放,还是由机关在审批。后来国办一个处长带人去查,发现这项审批事项,并非中央和省里面的要求,而是人家深圳自己改革的行为,比全国其他地方走得靠前。这要是在其他地区,这么大的权力,机关里那帮科长、股长,还不紧紧抓在手里才怪,还下放?

因为这项审批下放给行业协会后,行业协会没有能力,接不住,所以才由政府部门采取政府购买的方式,再次进行审批。

这意味着,深圳的官员,对于这种条件并非很成熟的改革,也敢先行先试,不怕出问题,改革创新的意识,可见一斑。

深圳正因为有了这样一批高素质、具有改革创新意识的公务员群体,才能真正把对深圳有利的政策落到实处,推动经济的发展。

反之,很多内陆落后地区,中央不但给政策,每年也不断转移支付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资金,但地区同样发展不起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当地的整个公务员队伍不光素质堪忧,思想保守陈旧,更糟糕的是苍蝇式的贪腐横行,再好的政策,也根本不可能把当地的经济搞起来。

在我们国家,体制的力量极其强大,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一个高效廉洁、思想进步的公务员队伍,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是极其有利的。这一点,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发展完全看得出来,而且现在各个二三线城市也在不断地抢人。而一个低效腐败、思想保守的公务员队伍,无疑会阻碍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比如东三省提老工业基地振兴近20年了,投入了多少资金,依然毫无成效。

所以,政策是深圳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没有一批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这些政策也不过是纸面上字、宣传上的口号罢了。

社会主义特色经济先行示范区,这个提法的意义是很深刻的。

深圳一贯被称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但直到如今,我们的经济发展已经走到了一个瓶颈期,原有的经济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了。比如再搞工业生产,再搞房地产,再卖土地,再搞什么工业开发区,已经完全不行了,现在就需要转型,搞高科技产业,搞金融业,搞好服务业,搞好高仿制造业等等。

新的经济状况和形势,要求新的政策支持;原有的政策,只会成为新经济发展的阻碍,因此需要突破很多原来的政策壁垒。

但为什么这个先行示范区是在深圳而不是在其他地方呢?

一是因为深圳具有这样政策上先行先试的传统,毕竟改革开放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二是当前,全国没有哪个地区,像深圳一样,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得如此成功。深圳从外贸为主,转型为中国的硅谷,中间的转折,是比较顺畅的,这可以说是一种奇迹。那么,深圳是怎么成功转型的?以及深圳在转型中、转型后,面临哪些问题?需要破除哪些旧的政策桎梏?需要哪些新的政策支持?

这些问题,只有已经转型成功的深圳,才有现实条件来回答,来探索,其他城市都没有这样的条件,因为不管是上海,还是北京,其实都还是旧的经济发展模式。

三是深圳的整个公务员队伍群体,具有这样的额传统文化和高素质,来践行这些政策,为我们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找到一条新的路子。就像深圳在四十多年前做的那样。

先行示范区,可以说是深圳的第二次改革开放。和四十多年前不同,那时候深圳有香港这个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做背景。而今天的深圳,是要做香港的背景,做整个中国将来发展的先驱。

祝福深圳,祝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拓展阅读:

越穷的地方,体制力量越强大,思想越保守

深圳公考面试是全国最难的面试



考公务员,了解体制,关注老司机公众号:公务员说公考

体制老司机微信:xinhuolsj

昨天(8月18日),一份《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刷爆朋友圈,深圳再次被委以重任!

终于等到周一开盘,这把火烧到了资本市场。

今日(8月19日)A股开盘,深圳本地股集体暴涨!截至午间收盘,同花顺“深圳”板块整体大涨5.35%,总体市值暴增3644亿元!

深圳板块中,55只股票涨停,包括华控赛格、招商港口、中集集团、深康佳A、深圳机场、盐田港、深天地A、深物业A等。

深圳板块狂欢,也带动A股集体大涨。沪指涨1.47%,深证成指涨2.39%,创业板指涨2.76%,并且重回1600点。盘面上,深圳板块、国产软件、信息安全、5G概念、金融等板块涨幅居前。两市仅猪肉、养鸡、农业种植、黄金等少数板块飘绿。

同时,今天上午,沪股通净流入23.06亿,深股通净流入29.87亿。

深圳再次被委以重任!

未来30年要干这30件大事!

按照《意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未来要实现这些发展目标:

到2025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到2035年,深圳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到本世纪中叶,深圳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为实现上述目标,深圳未来将承担很多重大发展任务,件件都是大事:

1.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探索建设国际科技信息中心和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


2.支持深圳实行更加开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引进和出入境管理制度,允许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国际人才在深圳创办科技型企业、担任科研机构法人代表。


3.在未来通信高仿器件、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


4.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5.支持在深圳开展数字货币研究与移动支付等创新应用。


6.促进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金融(基金)产品互认。


7.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上先行先试,探索创新跨境金融监管。


8.支持深圳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


9.支持深圳试点深化外汇管理改革。


10.推动更多国际组织和机构落户深圳。


11.支持深圳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和文化交流活动,建设国家队训练基地,承办重大主场外交活动。


12.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按程序组建海洋大学和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探索设立国际海洋开发银行。


13.进一步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


14.加快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


15.推进深莞惠联动发展,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创新完善、探索推广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体制机制。


16.允许深圳立足改革创新实践需要,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


17.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率先构建统一的社会信用平台。


18.支持深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


19.鼓励国家级博物馆在深圳设立分馆,研究将深圳列为城市社区运动场地设施建设试点城市。


20.鼓励深圳与香港、澳门联合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


21.支持深圳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和创意文化产业。


22.支持深圳建设创新创意设计学院。


23.有序推动国际邮轮港建设,进一步增加国际班轮航线。


24.支持深圳在教育体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高标准办好学前教育,扩大中小学教育规模,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25.放宽境外医师到内地执业限制,先行先试国际前沿医疗技术。


26.推动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率先落地,形成以社会保险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


27.推进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


28.构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生态文明评价考核体系,探索实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制度。


29.提升城市灾害防御能力,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应急管理合作。


30.继续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率先建成节水型城市。

广东省委:全省动员全力支持

8月16日,广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精神,研究广东省贯彻落实意见。

会议强调,全省上下要扎扎实实落实意见部署要求,全力支持深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深圳市要落实主体责任,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作为各项工作的总牵引、总要求,全力以赴落实各项工作;省直有关部门要履职尽责,拿出硬招实招,形成工作合力。

深圳:正加紧开展相关实施方案的研究起草

8月17日,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获悉,目前,深圳市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开展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的研究起草工作,预计再过一段时间就会公开发布。

川财证券:

在经济建设方面,《意见》主要从改革和开放两个角度出发。“改革”主要聚焦于两个方面:一是金融市场,要求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研究完善创业板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二是国企改革,强调支持深圳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开放”则在提出国际化要求的同时,尤其强调与港澳的互联互通:首先,境外人才引进方面,允许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国际人才在深圳创办科技型企业、担任科研机构法人代表;其次,金融市场方面,一是促进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金融(基金)产品互认,二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上先行先试,探索创新跨境金融监管;最后,制度建设方面,除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经济体制建设,还支持深圳试点审核外汇管理改革,推动更多国际组织和机构落户深圳。此外,《方案》还要求深圳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加快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等。

渤海证券:

《意见》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深圳建设 5G、 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实验室等重大创新载体,探索建设国际科技信息中心和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

从计算机板块来看,此次《意见》重点强调的发展领域包括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领域,相关基础设施的落地将有利于人员、资金的高效流动,成为推动创新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安信证券:

本次《意见》也从多方面为深圳未来的发展释放了红利:(1)科技创新、(2)金融服务、(3)改革开放、(4)区域协同。

本次《意见》的发布对于深圳的意义十分深远,有利于深圳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

平安证券:

“先行示范区”的定位不同于当年“先行先试的特区试验田”定位,这意味着深圳的制度创新改革不仅仅要符合深圳的实际,还要将相关做法在全国进行推广,以点带面推动整个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利率市场化改革,解决融资难问题央行放大招!

除了深圳被委以重任之外,8月17日,央行放出大招,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央行强调,这次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提高LPR的市场化程度,发挥好LPR对贷款利率的引导作用,促进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太平洋证券:

货币环境偏松背景下,信用环境也呈改善。后续受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机制,公开市场利率存在下降预期,相当于定向降息,广谱利率下行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中信建投:

短端利率空间打开,长端利率顺势下行。目前我国虽然贷款利率上下限已经放开,利率市场化改革名义上已经完成,但由于银行发放贷款时仍按照贷款基准利率定价,行业自律机制内又以基准利率为锚设定隐性下限,导致我国存在“利率双轨并存”问题——贷款利率无法更灵敏地跟随政策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变动,对“货币政策利率—银行间市场利率—实体信贷利率”的传导形成了阻碍。因此,此次明确借助LPR作为过渡阶段的基准利率形成机制、提高LPR的市场化程度、将其与政策利率挂钩、商业银行同步调整LPR报价时参考的利率,可以更好地发挥LPR对贷款利率的引导作用,加速利率市场化改革中“两轨合一轨”,提高利率链条传导效率,从而有效地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海通证券:

全面降息后患无穷。在2015年,央行曾经在1年之内5次降息,给出的理由就是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的矛盾。在2015年,央行曾经在1年之内5次降息,给出的理由就是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的矛盾。然而从2016年以后,中国的社会融资成本又重新开始上升。从央行公布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来观察,在2015年年末时为5.27%,而在18年初最高升至5.96%。为何降息之后的社会融资成本反而有所上升?原因在于,经济并非是一个静态不变的系统,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2015年大幅降息之后,如果债务规模不变,那么全社会的融资成本自然降低了。但是由于利率大幅下降,刺激居民部门大幅举债买房,这使得中国全社会的债务率再度上升。

本次LPR改革长期最为利好的是中国的企业部门。目前,在商业银行发放的三大类贷款中,票据利率平均是3.64%,而居民房贷平均利率是5.53%,而代表企业贷款成本的一般贷款利率为5.94%。也就是说,企业的贷款成本是最高的。反过来说,如果实现贷款利率市场化,那么企业贷款利率的下降空间最大。从与债券市场的比较来看,在17年末,银行的一般贷款利率与5年期AA级企业债利率均为5.8%,但是目前后者已经降至4.56%,而前者还保持在5.94%,这意味着银行的一般贷款利率存在着较大的下行空间。考虑到企业部门债务占GDP的比重接近150%,贷款利率的下降将极大改善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其盈利能力,真正实现金融反哺实体经济。

申港证券: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央行公布基准利率调降(降息)通常会带来一轮降息行情。然而LPR改革意味着,实际的利率调整将更符合市场供需。虽然报价行可能仍会受到窗口指导影响,但利率决策的行政性质逐渐淡化。“公告降息”的必要性下降,降息行情也将有可能成为历史。利率变化对于资本市场影响的研判将更多侧重对于利率变化的预期,而非判断降息政策的右侧时点。

利率下降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必然选择,但这不代表央行开闸放水。央行货币政策定力加强,预计“以我为主”的态度仍将持续,大水漫灌的老路重走概率微乎其微。

招商证券:

LPR形成机制改革有利于提高LPR的灵活性,且更能反映货币政策调节意愿。对股市而言,短期市场对货币政策宽松预期进一步增强,有利于提升市场风险偏好,且历次利率市场化政策推出后股市大多迎来阶段性上行,有利于中小盘风格表现。中长期来看,政策引导贷款利率下行,企业预期投资收益有望受益于此而提升,进而融资需求改善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为股市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在LPR形成机制逐渐完善以后,实体经济的贷款利率将会整体趋于下行,将直接导致行业间利润的重新分配,即银行的净息差将逐渐缩窄,从而让利于部分具有融资需求的实体经济企业。从历史情况来看,财务费用占比较高的高速公路、多元金融、电路、园区开发、水务、航运等领域有望受益于整体利率水平的下移。另外,债务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融资需求压力,整体利率中枢的下降对于资产负债率高的行业而言将形成利好,如非银金融、房屋建设、基础建设、航运等行业等。

编辑 | 王嘉琦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人民日报、证券时报、每经APP等

责任编辑:
热门阅读排行
© 16货源网 1064879863